欢迎访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工作网站!

学工动态

【行走的思政课】探水践真知 护鳄映初心

作者:陈泽,李可曈 编辑:黄陆洋 时间:2025-07-07 点击数:

7月5日,“宣州探水迹,护鳄守青川” 化材、生环学院赴宣城、芜湖暑期实践团队顺利完成前期采样任务,实践活动全面进入第二阶段——实验与数据分析阶段。此次转段不仅是工作重心的调整,更是思政育人的再深化,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向深处延展、向实处开花。

本阶段旨在通过实地采样与实验分析,掌握水质现状,关注扬子鳄生存栖息地的生态安全,提升学生服务社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思政教育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引导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濒危物种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协作绘蓝图 专业促融合

第二阶段工作由化材学院成员辅助生环学院成员协同开展,充分展现“跨院联动、专业共融”的实践特色。在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实验室内,团队成员依托各自专业优势,密切配合、有序分工,围绕“制备无亚硝酸盐水”“水样预处理”“标准系列建立”“比色显色测定”等关键步骤展开实验,对采集自宣城双桥农业区、宛陵湖及扬子鳄栖息地周边的水体样本开展亚硝酸盐氮初步检测与含量分析。

339F4F


科学探本源 实验铸匠心

实验操作过程中,成员们使用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水样吸光度进行精准测定,并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反推出亚硝酸盐氮浓度。在样品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变量与实验误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多轮平行检测与数据重复比对不仅为水体氮污染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促进团队成员实验技能的稳步提升。在试剂调配、色谱比对、数据分析的每一个细节中,青年学予以认真的态度诠释科研精神,也在无声中完成知识的转化与能力锻造。

44E901


从采集到解读 从思政到实践

实验与数据分析作为团队实践的关键环节,不仅是调研成果落地的转折点,更是对扬子鳄生存环境进行科学评估与生态保护预判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水体氮素含量变化趋势的解析,团队逐步建立起一套服务于生态修复与栖息地优化的科学方案。调研由“采集”迈向“解读”,思政从“理念”走向“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也在青年学子的心中悄然生根。

61D97

从宣城的田间湖畔到实验室的方寸台前,跨院学予以协作诠释担当,用数据丈量责任,让思政教育在科研实践中真正 “活” 了起来。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实验结果,凝练保护对策,以青春之力守护青川碧水,让扬子鳄的家园更安宁,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实践中绽放更持久的光芒。这场 “行走的思政课” 未完待续,青年与自然的对话,仍在书写新的篇章。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  电话:0553-3883513  |  邮编:241000

版权所有:2014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4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