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步履丈量江河志,青春解码生态情 ——青春脚步丈量江河脉动,弋江学子探寻溪口大坝的“生态密码”
作者:陈美煊 编辑:刘一灿
时间:2025-07-06 点击数:
7月3日,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赴宣城、芜湖“泾溪百里,‘弋’脉相承”青弋江保护调研团队在安徽宣城市青弋江灌区管理处汪军科长的带领下,秩序井然地抵达青弋江灌区的重要枢纽——溪口大坝,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实地考察学习活动。

青弋江畔探丰碑,溪口坝前话生态
调研团队的成员们紧跟溪口大坝管理所副所长赵亚诚的脚步,聆听赵副所长对这座宏伟工程的详细介绍。溪口大坝,始建于1971年、横亘近300米的水利丰碑,屹立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它不仅仅是一座工程,更是承载着灌溉良田、保障航运、提供清洁电力、守护一方安澜等多重使命的生命线。在赵副所长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一个专业名词——“生态流量”——引发了队员们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

护民生以水利为脉,促发展凭生态筑基
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学规划与建设的水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作。溪口大坝是水资源调配的“调节器”,防洪抗旱,保障农业和居民用水;作为生态“守护者”,它维持生态流量,保护下游生物多样性;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通过生态旅游将环境优势转化为惠民效益。这座多功能水利工程,实现了民生保障、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赢。

一坝安澜润千业,双赢生态惠万家
溪口大坝及其代表的科学水利工程,是至关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它紧密关联着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粮食生产的根基、抵御洪魔的屏障、绿色能源的供给以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唯有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让这样的工程持续造福于民,推动社会进步,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坚实的水利支撑。

烈日下的汗水,丈量的是青弋江的脉搏;热烈的讨论,探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以脚步丈量、以思考探究,在溪口大坝这座水利工程的丰碑前,深刻体验了一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实践课程。守护母亲河,传承“弋脉”,青年一代正在行动!这份对生态流量的关注,对水库综合价值的理解,必将转化为未来守护绿水青山的磅礴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