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工作网站!

学工动态

【先锋化材2022】走进塘桥渔业净水基地,挖掘河蟹发展的奥秘——访问大陇塘桥村吴书记访谈纪要

作者: 编辑:陶勇 时间:2022-07-08 点击数:

本网讯(化材学院 汪岚)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塘桥村积极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河蟹生产模式,2018年被列为马鞍山市首批乡村振兴典型示范点。为深入探寻塘桥村河蟹生产对当地经济建设的显著贡献,以及摸索河蟹养殖的具体要求从而给其他类似环境条件的农村地区提供一个经济发展的好点子。7月5日上午8点,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赴马鞍山当涂“化学传情,助力大陇”本科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马鞍山当涂县大陇镇塘桥村,向塘桥村吴德如书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

为保证到达基地后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实践工作效率,队员们在塘桥政府活动室对采访问题进行了最终敲定,明确了各个队员的分工和安排,对塘桥渔业净水基地有了一定初步了解。


河蟹养殖看技术

吴书记指出,河蟹要想养的好,第一要保证水质好,提起水质,这就要与水草进行挂钩,因此养螃蟹的塘里有很多的水草。关于塘里的水草是怎样长起来的问题,吴书记为大家进行了解惑,因为螃蟹天然好动的习性,塘里的水草如果和螃蟹共处,螃蟹会吃水草导致水草无法生长,因此农民们首先在塘的周围围上网,网外在环形沟里养殖蟹苗,网内在水塘里种植水草。待到网外螃蟹褪三次壳左右,螃蟹个体增大,活动范围扩大,此时水草也长大了,这时候再将网撤掉,这样螃蟹的活动区域就大大扩大了,生长环境改善。

塘桥村在每个塘的底部都有微孔管道的铺设,该项技术存在的意义在于当某些时间水中溶解氧供应不足时能够为螃蟹提供必需的氧气。其实,大多数时间水中溶解氧都是由水草提供的,当天气不好时,如梅雨季节,水草生产的氧气供应不足,这就需要微孔管道增氧来发挥作用。一般在夜里1点到早上5点这个时间段通过气泵将氧气打入管道,再输送到塘底,为螃蟹提供氧气,这一切都由一个带有自动装置的定时器控制的。吴书记向队员们解释道。

对于养殖河蟹,塘桥村采取的是预防为主的政策,在河蟹成长的过程中尽可能保障它们的生长环境,为它们健康生长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采取绿色化学生产模式,保证螃蟹天然无公害,这也是其味鲜肥美的重要原因。


辅助产业齐发展

塘桥村依托土地,交通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具体以生态养殖产业为主,辅以企业加工产业和商贸往来产业。其中,生态养殖又以产河蟹为主,辅以经济林,粮油和畜禽养殖,企业加工包括服装加工、条形码加工、渔具加工等。商贸往来以百货超市、建材、农资(水产动保)服务为主,自然形成了两个小型集贸市场,商务服务覆盖周边近万人口。塘桥村立足村情、因地制宜,以美丽乡村和乡村示范点建设为起点,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向旅游乡村转型,牢固树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想,将村民集体经济做活。高效率的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大量村民留在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姓富裕创辉煌

大部分人对农村的印象大概是坑坑洼洼的道路,随处乱扔的垃圾,但走进塘桥村,会发现这里干净卫生,风景如画,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小洋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让调研的全体成员对新农村建设大开眼界。“要想要人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那只有人民富起来,只有收入增加了,人民才有心思改善卫生条件。”据吴书记介绍,近年来致力开展生态创建和美好乡村建设,村内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大大改观。随着村内产业的发展,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过去大家会随意丢垃圾,乱排污水等,现如今村民都会主动将垃圾倒入门口的垃圾桶,生活污水也会得到净处理才能排放,除此之外,村里也会通过党员带头、定期进行卫生检查,评定星级家庭等方式将环境保护延伸到村里的每个角落,这也给村民建设家乡带来了无限动力。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  电话:0553-3883513  |  邮编:241000

版权所有:2014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4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