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环保理念植人心,绿色行动践于行——“绿韵化语,皖行环保”实践团队走进合肥社区
作者:李欣月 编辑:陈瑶 郑昕玮
时间:2025-07-05 点击数: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的关键时期,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绿韵化语,皖行环保”实践团队积极响应生态环保号召,深入合肥多个社区开展环保宣讲活动,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环保理念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多元宣讲增强环保意识
7月3日,团队走进蜀山区山湖苑社区。活动以轻松有趣的环保动画视频开场,点燃现场气氛。宣讲员聚焦“绿色出行”,结合社区周边实际,详细分析了减少私家车使用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并现场发放倡议书,耐心解答居民疑问。

垃圾分类是宣讲重点。团队不仅详细讲解了四分类方法,更针对常见误区进行生动纠正。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模拟投放”游戏成为亮点,居民们积极参与,在互动体验中加深了对分类知识的理解。
团队还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深入交流,了解社区环保工作成效与挑战。针对居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有待提高的现状,队员们分享了其他社区经验,提出了开展多样化活动等建议。同时,通过环保问卷收集了大量宝贵的居民意见,为社区后续工作提供了参考。
绿色化学全方位赋能社区生活
7月4日,实践团队前往双墩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宣讲活动。双墩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其居民构成较为复杂。队员们在宣讲内容上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力求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并且通过互动实验的方式将环保理念植根于家长和小朋友的心中。

在垃圾分类讲解中,队员们发现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较为模糊,存在误解。于是,队员们采取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将垃圾分类比作“给垃圾找一个合适的家”,通过大量生活实例,详细说明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方法和投放要求,并现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方便居民随时查阅。

为让环保知识更直观可感,团队通过互动实验引导家长和小朋友亲手操作、观察现象、讨论结果,展现污水净化的过程和节约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实验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环保科技的兴趣,更让参与者深刻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更通过与社区及居民的深度互动,收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这些成果为团队未来进一步优化宣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升环保实践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绿韵化语,皖行环保”实践团队后续将基于本次活动收集的居民意见与社区需求,进一步整合环保宣讲内容,推动绿色理念从社区走向社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