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化材2022】鸠兹学子入亳州,生态文明齐发展——化材学院“共绘绿色乡村”调研团队深入乡村实地考察
作者: 编辑:陶勇
时间:2022-07-03 点击数:
本网讯(化材学院 王念祖)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青年大学生工作等重要目标,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了解乡村生态振兴国家战略以及实际措施,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赴亳州利辛“共绘绿色乡村”环保调研宣教团队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在2022年7月1日,7月2日实地考察了利辛县郑大楼村所属杨庄,郑老窝庄,郑庄等多个村下属庄并对当地垃圾分类,林业管理以及河道治理实际措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垃圾看分类,环保大家行
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加强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及管理的建设。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亳州市利辛县郑大楼村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了垃圾分类制度。在乡间,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化材学院赴亳州“共绘绿色乡村”团队来到了田野乡村中,实地考察采访郑大楼村各庄村民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概念,在生活中是否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团队成员通过村民采访以及实地调研了解到,庄中垃圾桶数量和分布均合理,有垃圾集中投放点,但蚊虫较多,影响居民生活。通过采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了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虽有保护环境的政策但在落实过程当中却有一定难度。

林业与河道,两者皆需要
在当地村民的提示下,化材学院赴亳州“共绘绿色乡村”团队来到了各个庄中了林业树木种植区深入考察了当地林业发展情况并实地调研了当地河道管理治理情况,了解到村庄中有许多树龄达50年以上的老树,而更年轻一些的小树却相较而言很少,存在河道沟渠但其中水质量不高且多为死水不能流动。团队成员通过走访了解到了林业发展和河道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点需要妥善处理解决。

环保和发展,共存且统一
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生态文明振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地村落中垃圾分类意识和林业建设与河道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些不仅仅是乡村的表面环境建设工程,而是一个村庄经济发展振兴向前行的基础。几天里面团队成员虽然辛劳但始终保持着一颗炽热的心,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地了解到乡村振兴,生态振兴的实际情况以及实行的重要性,采访调研到了许多相关内容,积极在社会这本学不完的课本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为当地生态环保工程做出自己可以做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