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工作网站!

学工动态

【创新化材2022】青春力量迸光彩,精神烽火永流传——采访安徽师大招就处刘老师

作者: 编辑:陶勇 时间:2022-07-01 点击数:

本网讯 (化材学院 黄王昱昊 田思琪)书本上说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不断实施,安徽省制定了“三地一区”发展战略统筹全省发展目标。为深入了解“三地一区”战略为安徽省各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三地一区”战略下的安徽省高校大学生留皖就业调研主题团队前往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进行调研。

聚焦就业情况 感悟就业政策

团队成员于28日上午九点半抵达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主要采访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振杰老师。刘振杰老师从1998年起,每年都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三次被团省委评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在2008年的安徽省第七届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表彰大会上荣获“第七届省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有着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经验。刘老师很热情地接受了团队的采访。

“我们学校今年的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九千两百多人,明年的毕业生将会超过一万人,总体上我们学校的考研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剩下的同学一部分前往江浙沪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一部分前往省会城市发展,还有一部分回到生源地就业。”刘老师微笑着解答了团队同学的疑问。

风雨兼程 总有人负重前行

采访中,团队队员询问了刘老师关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暑期社会实践的详细情况,刘老师将这段经历娓娓道来:“当时,因为汶川大地震,学校停课了,我和同事们就组织全校团员青年踊跃捐款献血。七月份复课后,我就带着体育、音乐、美术以及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到四川雅安进行暑期社会支教实践。我们去的是一所灾后重建的小学,因为灾难刚刚过去,本不富裕的地方也雪上加霜,小朋友们在地震之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师资力量也较为匮乏。主修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积极为小朋友们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艺体类专业学生对的同学们进行文体活动方面的相关教学,丰富当地学生生活。时至今日,那里早已换了模样,但恒久不变的是多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年复一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奉献精神。”


未来之路 由青春实践出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途径远远不够,付诸于行动才是追求发展的第一要义。尽管每年高校人才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向社会,但安徽青年大学生并不需要对就业问题感到过分焦虑。近些年安徽省为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进程,积极施行产业结构转型,追求科技创新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新一代青年作为新时代发展的储备力量,要紧跟所在地区的发展步调,脚踏实地地在基层实践过程中提升个人,走青春实践的道路共同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  电话:0553-3883513  |  邮编:241000

版权所有:2014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4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