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化材】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作者: 编辑:陶勇
时间:2021-08-15 点击数:
本网讯(化材学院 李仁佳 汤璐璐)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事迹,存在着令人敬佩的党员信仰。为深入了解身处平凡岗位上的党员的不平凡事迹,学习他们身上的党员精神和优秀品质。化材学院赴芜湖“青春奋进化学人,凝心聚力跟党走”党史宣讲主题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至7月30日期间在各自家乡对身边平凡岗位上的优秀党员们进行了采访。
既是传承,亦是发展
7月25日,团队成员邹羽凡对获得了区委七一表彰的施集镇李集敬老院院长邓凡海进行了采访。在身为党员的爷爷和父母的影响下,邓凡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以来,邓凡海始终秉持“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忘“勤俭孝悌为根本,读书明理润家风”的家训,认真做人,干净做事。他严格要求自我,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力争做到无微不至,尽力满足老人们精神物质上的双重需要,不断践行并诠释党员精神。在采访的结尾,邓凡海深深感慨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就是能!”这是传承,亦是发展。

始终坚定信念,永葆党员本色
7月26日,团队成员石佳奇采访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五河派出所退休所长汪胜昔。当谈及1989年侦破作案100余起大型盗窃团伙案件、曾获三次三等功等斐然成绩时,所长汪胜昔一笑而过。在党员父亲影响下,他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期望为党组织的事业做奉献。功夫不负有心人,汪胜昔在考入公安系统的同时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工作期间,汪胜昔由最初不断处理盗窃、蓄意杀人等恶性事件到后来更多处理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居民小事件,工作变得轻松很多。他告诉采访人员这证明着在党领导下,治安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人民法治意识得到了提升。汪胜昔在职业生涯中时刻把党装在心中,按着规章制度为人民办实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工作,热爱人民。

认真处事,追求卓越
7月28日,团队成员袁思远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橡胶厂厂长党员袁桂流进行了采访。袁老先生自1949年出生,恰逢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对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袁老先生自小就对党无比的憧憬与热爱,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是始终认定的硬道理。袁老先生回忆从17岁参加工作到正式退休时说到“虽然我不是什么干大事的人,但我争取把每件小事做好,把基层工作、服务人民尽我所能做好,对得起自己入党的初衷,对的起自己党员的身份”。采访的最后,袁老先生用口琴吹奏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祝国家越来越强,人民越来越幸福。

心系村民,心系党
7月30日,团队成员石佳奇采访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司空山村退休村支书党员余胡培。已有46年党龄的余胡培在岗期间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当谈及工作期间印象深刻的事时,余胡培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真的是团结一致,服从指挥。在一九七几年修水库工程中,全镇人民都去挑过土扛过大石板,从清早到天黑都毫无怨言;后来的党组织发起的农田改造,村民们都积极配合,将以前东一块方的西一块圆的农田改造成现在整齐漂亮的田地。这些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无一不说明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余胡培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中国发展没有最好,只将更好。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身体会垮,但精神永远会跟着党的步伐,党就是因为有这样优秀的党员而日益辉煌,一个人能把一件事情做好不难,但一个人能把一件事情做好一辈子很难。通过此次采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传承党的优秀精神,秉承珍贵的历史美德和经验,不断向优秀的党员同志看齐,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