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工作网站!

学工动态

【先锋化材】天涯海角有尽处 只有师恩无穷期

作者: 编辑:陶勇 时间:2021-07-18 点击数:

本网讯(化材学院 邹羽凡)为多角度,多层次深入了解身边的党员故事,化材学院赴芜湖“青春奋进化学人,凝心聚力跟党走”党史宣讲主题实践团队于7月16日有幸采访到了化材学院从事化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周冬冬博士。周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的经历、经验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感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感念师恩 传承师德

周老师分享了她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的经历,提到了对她具有深远影响的老师——刘知新教授。他是我国著名化学教育家,化学教学论学科带头人。他是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典范,毕生精力都用在了化学教育领域;他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他用扎实的学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他是严谨治学、立德修身的典范,耄耋之年仍笔耕不缀,不断探索。周老师心怀敬佩之情,向我们阐释这位老教授的故事。

探索无尽 砥砺前行

正如党是在曲折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一样,化学学习无论是教育还是科学研究,都是一个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当代青年除了要继承先人的经验之外,开辟自己的道路也是至关重要的。

饱含创新 开辟新路

如同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化学人也不能总是在前辈开辟的领域里始终踩着前辈的脚印,要有自己的想法并贯彻下去。

学会思辨 善于反思

周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要多去思考反思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如何解决,措施是否得当。老师提到她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去反思如何平衡和改进知识传递与学生接受、内容布置和学生感受等多重问题,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周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也要在思考中不断发展。

除此之外,周老师也向团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团队成员会谨记周老师的教导,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尽自己所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  电话:0553-3883513  |  邮编:241000

版权所有:2014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4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