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工作网站!

学工动态

【创新化材】对接国家政策,实现有效就业

作者: 编辑:陶勇 时间:2021-07-16 点击数:

本网讯(化材学院 陶琬璐)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地方因为封闭而发展,长三角亦是如此。长三角一体化正在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大势,“长三角一体化”在进博会这样重大的国际场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足以说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性。为深入了解“长三角一体化”为长三角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1年7月14日,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与安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调研团队前往铜陵千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风景

团队成员对质检部经理汪茂俊先生进行访谈。汪茂俊作为安徽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校友,从17年毕业到现如今,在铜陵千衍公司一步步从车间工人做到了质检部经理的职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次采访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汪茂俊先生情真意切地对“化学类理、工科大学生是就业还是考研继续深造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做了细致解答。他提到,应届毕业生的优势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应届生可塑性强,其二是国家政府会给应届生入职的企业政策支持,所以应届毕业生有相当大的优势。与其人云亦云,随大流考研,不如先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如果是想直接就业,则应该在本科阶段着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汪茂俊先生的回答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


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对接课本

访谈期间,人事部经理朱彤女士介绍了公司对大学生的招聘要求。朱彤女士提到,现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一般是招聘女性应聘者从事分析检测、质量检测等工作,招聘男性应聘者从事研发、实验等工作。对此,朱彤女士非常惋惜,由于大学生包括普通民众对化工类企业的误解,导致许多应聘生不愿来这类“有毒”的工厂从事工作,但现在都是全自动化电脑端操控,不会对生产车间的工人造成身体危害。为了调研团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生产流程,朱彤女士带领团队成员来到一线生产工厂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生产部经理对工厂内的机器及运行原理一一介绍,期间穿插了很多化学教材中的理论进行讲解,和学校化学实验进行有效对接,真正“讲活”了知识,把课本和学校中的“死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变成了“活知识”,为化学类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开阔视野的课程。



响应国家政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几乎所有重大的改革措施,都是因发展导致开放,由开放促进改革,走通了一条问题导向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当改革面临瓶颈的时候,通过开发就会明朗许多,因为只有开放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改革开放特别是1991年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长三角走了一条以开放引领改革之路、以开放对接国际市场、以开放用好两个市场资源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国家关心的重大问题——扩大开放。铜陵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千衍新材料有限公司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和蒸蒸日上的业绩生动地诠释了“长江一体化”战略的正确性,为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了强大合力。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  电话:0553-3883513  |  邮编:241000

版权所有:2014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4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